在新一輪營改增中,房地產行業的試點改革被稱為難啃的“硬骨頭”。
第一個原因,牽涉面廣。在曾經作為地方第一大稅種的營業稅中,有超過30%的稅收來自房地產行業企業。第二個原因,首次將自然人納稅人納入營改增試點,與老百姓(603883,股吧)購房成本緊密相關,改革的復雜程度進一步提升。
這項改革如何進行,對個人和房地產行業將帶來哪些影響?
不動產抵扣加速更新改造
房地產行業營改增,因為牽涉到不動產抵扣問題,還會對其他行業企業產生千絲萬縷的聯系。
營改增之后,企業新建或是購買廠房,以及廠房修繕、道路綠化等花費都可以用來抵稅。“這有助于加速各個行業企業投資改造的步伐。”
同時,不少大企業發展新店,購進不動產用作經營,也可以用于抵扣。
不動產抵扣中,存在一些需要把握的關鍵點。根據政策規定,2016年5月1日后,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并在會計制度上按固定資產核算的不動產,以及2016年5月1日后發生的不動產在建工程,其取得的進項稅額分2年從銷項稅額中抵扣,第一 年抵扣比例為60%,第二年抵扣比例為40%。
倒逼行業企業優勝劣汰
不動產抵扣帶來雙重利好:一方面不動產納入抵扣范圍,使得地方企業有了新一輪投資熱情和不動產采購的需求,有助于去庫存和打開商用房市場空間。另一方面,對企業的土地成本也可以扣除了,自身稅負降低了?!?br />
據了解,在房地產開發成本中,土地出讓金占到了整個成本的30%到40%,是開發成本中最大的一塊,對房地產企業來說,稅負的降低是顯而易見的。